臺北市議會應曉薇議員官方網站
:::
網站導覽
回首頁
RSS
字級:
小
中
大
詮釋資料
最新消息
新聞中心
行程看板
議員簡介
議員公告
問政總覽
新聞中心
行程看板
個人提案
書面質詢
發言紀錄
新聞剪輯
協調會與會勘
議程資訊
多媒體專區
新聞中心
行程看板
個人提案
書面質詢
發言紀錄
新聞剪輯
協調會與會勘
議程資訊
影音專區
相簿專區
最新消息
新聞中心
行程看板
議員簡介
議員公告
問政總覽
個人提案
書面質詢
發言紀錄
新聞剪輯
協調會與會勘
議程資訊
多媒體專區
影音專區
相簿專區
1.最新消息
1-1.新聞中心
1-2.行程看板
2.議員簡介
3.議員公告
4.問政總覽
4-1.個人提案
4-2.書面質詢
4-3.發言紀錄
4-4.新聞剪輯
4-5.協調會與會勘
4-6.議程資訊
5.多媒體專區
5-1.影音專區
5-2.相簿專區
最新消息
新聞中心
行程看板
議員簡介
議員公告
問政總覽
個人提案
書面質詢
發言紀錄
新聞剪輯
協調會與會勘
議程資訊
多媒體專區
影音專區
相簿專區
1.最新消息
1-1.新聞中心
1-2.行程看板
2.議員簡介
3.議員公告
4.問政總覽
4-1.個人提案
4-2.書面質詢
4-3.發言紀錄
4-4.新聞剪輯
4-5.協調會與會勘
4-6.議程資訊
5.多媒體專區
5-1.影音專區
5-2.相簿專區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快速鍵功能,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如需觀看新聞內容或是申請表單下載,建議您由more頁進入並選取符合您之相關資訊內容。
:::
問政總覽
個人提案
書面質詢
發言紀錄
新聞剪輯
協調會與會勘
議程資訊
:::
個人提案
首頁
>
問政總覽
>
個人提案
市 法 規
第140023號
法規
案由:
「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第九十五條之三修正草案。
提案者:
詹為元,戴錫欽,葉林傳,應曉薇,林杏兒,鍾沛君,秦慧珠,李柏毅,陳錦祥,郭昭巖,王欣儀,柳采葳,耿葳,李傅中武,楊植斗,陳炳甫,汪志冰,鍾小平,李芳儒,游淑慧,徐巧芯,徐立信,王閔生,王孝維,李明賢,侯漢廷,張文潔,陳重文,陳宥丞,
議決文:
三讀審議通過。
議決會次:
民國112年06月07日第14屆第01次定期大會第10次會議
審查日期:
民國112年05月28日
審查意見:
併議員提案140054審查 依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規定實施重建者,建築基地之建築物高度、高度比及後院深度比依下列規定檢討,不受第十一條、第十一條之一、第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五十三條、第五十四條、第六十七條、第六十八條及第八十四條規定限制: 一、第一種住宅區建築物高度不得超過十點五公尺,第二種住宅區建築物高度不得超過二十一公尺。但原建築物高度超過前述規定者,重建後之建築物高度得以原建築物高度為限。 二、建築物各部分高度不得超過自該部分起量至面前道路中心線水平距離之五倍。 三、後院深度比自建築基地後面基地線之深度三公尺範圍內,不得小於該區各種別後院深度比規定;超過範圍部分,不受後院深度比之限制。 住宅區內之前項建築基地,其原建蔽率高於第十條第一項規定建蔽率者,其建蔽率放寬如下: 一、第二種住宅區、第二之一種住宅區及第二之二種住宅區,得依原建蔽率重建。但建築基地面積在一千平方公尺以下者,建蔽率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十;建築基地面積超過一千平方公尺者,建蔽率不得超過百分之四十。 二、第三種住宅區、第三之一種住宅區、第三之二種住宅區、第四種住宅區及第四之一種住宅區,得依原建蔽率重建。但建築基地面積在一千平方公尺以下者,建蔽率不得超過百分之六十;建築基地面積超過一千平方公尺者,建蔽率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十。 三、都市計畫書內載明建蔽率比照第三條第一項第一款住宅區之其他住宅區,其建蔽率之放寬準用前二款所比照之該住宅區放寬標準。 住宅區內之第一項建築基地,符合下列各款之一,於前院及後院各留設平均深度一點五公尺以上者,得不受第十四條、第十五條及第一項第三款規定之限制: 一、第一種住宅區、第二種住宅區、第二之一種住宅區、第二之二種住宅區、第三種住宅區、第三之一種住宅區、第三之二種住宅區建築基地平均深度小於十六公尺。 二、第四種住宅區、第四之一種住宅區建築基地平均深度小於十四公尺。
發文文號:
112.05.28議法委字第11210000250號
程序紀錄:
大會一讀:
第14屆第01次定期大會第05次會議
審查意見:
交付法規委員會審查。
發文:
第14屆第01次臨時大會
分組審查:
第14屆第01次定期大會第06次會議
審查意見:
併議員提案140054審查 依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規定實施重建者,建築基地之建築物高度、高度比及後院深度比依下列規定檢討,不受第十一條、第十一條之一、第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五十三條、第五十四條、第六十七條、第六十八條及第八十四條規定限制: 一、第一種住宅區建築物高度不得超過十點五公尺,第二種住宅區建築物高度不得超過二十一公尺。但原建築物高度超過前述規定者,重建後之建築物高度得以原建築物高度為限。 二、建築物各部分高度不得超過自該部分起量至面前道路中心線水平距離之五倍。 三、後院深度比自建築基地後面基地線之深度三公尺範圍內,不得小於該區各種別後院深度比規定;超過範圍部分,不受後院深度比之限制。 住宅區內之前項建築基地,其原建蔽率高於第十條第一項規定建蔽率者,其建蔽率放寬如下: 一、第二種住宅區、第二之一種住宅區及第二之二種住宅區,得依原建蔽率重建。但建築基地面積在一千平方公尺以下者,建蔽率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十;建築基地面積超過一千平方公尺者,建蔽率不得超過百分之四十。 二、第三種住宅區、第三之一種住宅區、第三之二種住宅區、第四種住宅區及第四之一種住宅區,得依原建蔽率重建。但建築基地面積在一千平方公尺以下者,建蔽率不得超過百分之六十;建築基地面積超過一千平方公尺者,建蔽率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十。 三、都市計畫書內載明建蔽率比照第三條第一項第一款住宅區之其他住宅區,其建蔽率之放寬準用前二款所比照之該住宅區放寬標準。 住宅區內之第一項建築基地,符合下列各款之一,於前院及後院各留設平均深度一點五公尺以上者,得不受第十四條、第十五條及第一項第三款規定之限制: 一、第一種住宅區、第二種住宅區、第二之一種住宅區、第二之二種住宅區、第三種住宅區、第三之一種住宅區、第三之二種住宅區建築基地平均深度小於十六公尺。 二、第四種住宅區、第四之一種住宅區建築基地平均深度小於十四公尺。
大會二讀:
第14屆第01次定期大會第10次會議
審查意見:
照審查意見通過。
大會三讀:
第14屆第01次定期大會第10次會議
議決文:
三讀審議通過。
執行情形:
存參
回上一頁
回最上面
HOME
:::